現代信息技術“從根本上決定了教育的未來”。對于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而言,其本質是推動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集成式嵌入,通過數據智能驅動,重塑職業教育的供需關系,增強職業教育供給的可追溯性、可預測性、可度量性和可評估性,繼而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服務能力和社會適應性。本文試圖從分析職業教育與市場的供需矛盾出發,探討破解供需矛盾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及其實現路徑。
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仍面臨“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嚴峻問題。據2021年的調查,“近七成企業面臨用工荒挑戰,55%的企業藍領用工荒表現為技能藍領或普工短缺,24%的企業則表示其所有藍領崗位員工都存在用工荒現象,我國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達到上千萬人。”當前,數字化轉型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以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為主要特征的數字經濟成為我國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數字經濟改變了勞動方式,產生了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商務數據分析師、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等新職業,并從技術技能角度分化了就業群體,對職業教育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挑戰和新要求。盡管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積極響應了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但是具體到各區域、各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對接產業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在職業技能培育方面,需求和供給兩者之間匹配度不高甚至錯配,部分職業院校提供的技能類型與行業企業生產需求出現錯位,服務業等技能培養培訓呈現飽和,而制造業領域的工業技能培養培訓則明顯不足。國家《“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指出:“職業技能培訓難以適應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發展要求,培訓基礎能力薄弱,針對性有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支持服務體系亟需完善。”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供給側看,其問題源于“迄今為止,我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還是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而不是以職業要求為中心的”;從技術角度看,則是職業需求的大數據未能及時、全面地傳導至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供給側。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海渡教育集團積極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教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日益現代化的今天,我們的社會不僅需要高精尖的優秀科研人才,更需要許許多多掌握職業技能的普通勞動者。人人可成才,人人能成才。讓我們共同努力,讓職業院校成為成就美麗人生的“起跳板”